关于印发《mtc14满堂彩课程负责人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厦理工计算机[2013]15号
院内各部门: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的建设。为了进一步加本强mtc14满堂彩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学院决定,在全院本科各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成立课程组,并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
附件1:mtc14满堂彩课程负责人制度实施办法(试行)
附件2:mtc14满堂彩课程组及课程负责人实施方案
2013年5月10日
主题词:课程负责人 实施办法 通知
抄 送:院领导、各系、全体教师、校教务处、校教学督导团
mtc14满堂彩mtc14满堂彩 2013年5月10日印发
附件1:
mtc14满堂彩课程负责人制度实施办法(试行)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的建设。为了进一步加本强mtc14满堂彩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学院决定,在全院本科各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成立课程组,并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
一、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的宗旨
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课程组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教改活动,创建高水平的教学平台,开发丰富的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使我院的专业课程建设达到我省同类学校的领先水平,确保学生培养的高质量,并为我院师资队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学院将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对课程负责人的工作予以支持,并依据课程组的工作和在课程建设上所取得的业绩对课程负责人进行考核和激励。
二、实施课程负责人的课程范围
1.根据学院各专业培养方案所确定的专业必修课程和限定选修课程,原则上都要建立课程组。对于其它专业课程,各系(部)可根据本系(部)的师资情况和该课程的开课情况考虑是否要建立课程组。凡建立了课程组的课程都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
2.各系(部)应根据各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对课程的教学教辅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精心组织队伍,组成课程组。原则上承担了相应课程教学任务的老师都应是该课程组的成员。每个课程组设组长1人,较大的课程组可设副组长1人。课程组的组长和副组长统称课程负责人。
三、课程负责人的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本专业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有较强的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和敬业精神;
2.多年担任该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教学评价高;或在该课程或相关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中做出过突出成绩;
3.原则上,课程负责人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或多年担任该课程教学任务且教学效果好。
四、课程负责人的聘任
1.课程负责人由课程所在系(部)进行选聘后报送院教学委员会;院教学委员会对各课程负责人进行确认后报学院审核;经学院批准后正式聘任,并向全院公布。
2.课程负责人聘期为2年,聘期满后,考核合格,可以连任。
3.课程负责人因故需要更换,则按聘任程序重新聘任。
五、课程负责人的职责与权力
1.主持本课程建设规划的制定并实施。
2.主持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规范等教学文件的制订或修订。
3.组织本课程范围内的教学改革活动和教学法研究活动。
4.主持本课程的教材建设。
5.组织申报本课程范围内的教学研究项目和教改基金课题。
6.组织本课程实验环境的建设和教学资源的开发。
7.负责本课程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评估。
8.负责本课程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9.推荐本课程教师申报各级各类教学奖励。
10.负责本课程开课教师的安排和落实。
11.负责本课程的活动经费的使用。
六、课程负责人的考评
1.课程负责人的考评以课程组活动和课程建设的业绩为主要依据。
2.课程负责人履行职责的情况与绩效,由课程所在系(部)负责检查和考核,考核结论记入相应档案。
3.各系(部)对课程负责人进行检查和考核,学院对各系(部)考核情况进行抽查,每学年度进行一次。考核合格,可以连任。
4.在受聘为课程负责人期间,若本人出现教学事故或教学管理事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并停止其课程负责人资格和职权。
5.学院每年考核评选优秀课程组,对其课程组负责人和组员进行奖励,并为该组成员创造外出访学和调研的机会。
6.对于组织课程组活动取得优秀成绩的课程负责人以及做出突出贡献的课程组成员,在院上报职称晋升名单的排序上予以优先考虑。
7.对考核优秀的课程组,优先推荐申报各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工作项目。
七、附则
1.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试行;
2.本办法由mtc14满堂彩党政联席会议负责解释。
附件2:
mtc14满堂彩课程组及课程负责人实施方案
系(部)
|
一级大群
|
二级子群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课程组员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专业基础课课程群
|
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
|
李远敏
|
陈玉明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黎斌
|
李远敏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许高攀
|
江慧琴、温玄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周明
|
许华荣、许高攀
|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
温玄
|
刘丽娟、江慧琴
|
编译原理
|
编译原理
|
王晓栋
|
许华荣、杜晓凤
|
嵌入式课程群
|
嵌入式基础理论
|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
黄鹏程
|
周明、谢荣生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许华荣
|
许高攀、周明
|
嵌入式系统接口技术
|
黄鹏程
|
谢荣生
|
SOC设计
|
李远敏
|
江慧琴
|
DSP技术与应用
|
江慧琴
|
许华荣
|
嵌入式软件
|
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
|
谢荣生
|
黄鹏程、卢俊文
|
WinCe系统设计与应用开发
|
王晓栋
|
李远敏
|
嵌入式驱动程序设计
|
王晓栋
|
谢荣生
|
嵌入式工程实践
|
**嵌入式系统工程实践
|
洪朝群
|
黎斌、黄鹏程
|
**基于C/C++的嵌入式软件综合实训
|
谢荣生
|
洪朝群、杜晓凤、郭迪、黄鹏程
|
**嵌入式临就业培训
|
王晓栋
|
谢荣生、许高攀、黎斌
|
物联网课程群
|
物联网基础理论
|
物联网概论
|
黄鹏程
|
许华荣
|
射频RFID技术
|
李远敏
|
黎斌
|
传感器技术
|
许华荣
|
|
无线传感网络
|
陈旭辉
|
郭迪、许华荣
|
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
|
待定
|
待定
|
网络安全
|
待定
|
待定
|
多媒体通信技术
|
待定
|
待定
|
数据融合技术
|
待定
|
待定
|
物联网工程实践
|
物联网工程实践
|
王晓栋
|
郭迪
|
**物联网临就业培训
|
许华荣
|
李远敏、郭迪、温玄
|
软件工程系
|
程序设计课程群
|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组
|
**C语言
|
吴芸
|
林仙丽、谢彦麒、孙金华、卢俊文、胡亮、施华、王晓栋、翁伟、周晓丹
|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谢彦麒
|
姜春艳、唐朝辉、翁伟、崔建峰、柳玲、林江毅、孟昭睿
|
Java web 编程
|
唐朝辉
|
姜春艳、林江毅、尹华一
|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施华
|
吴芸、胡亮
|
数据库课程群
|
数据库课程组
|
**数据库
|
柳玲
|
翁伟、孙金华、王琰、周晓丹、胡亮、周经野、尹华一、马樱
|
数据挖掘
|
王琰
|
陈玉明、柳玲、曾志强、赵欢喜
|
软件工程课程群
|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组
|
计算机科学导论
|
施华
|
Steve、陈丹波、申煜湘、周经野
|
软件工程
|
朱顺痣
|
肖蕾、崔建峰、姜春艳、胡建强
|
专业英语
|
周晓丹
|
崔建峰、陈丹波、谢小竹、吴克寿、Steve
|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
姜春艳
|
崔建峰、孟昭睿、唐朝辉
|
软件项目管理
|
林开标
|
王琰、钟瑛、林江毅
|
软件测试技术
|
崔建峰
|
肖蕾、谢小竹、林开标、李远敏
|
JEE架构
|
林江毅
|
孟昭睿、姜春艳、尹华一、马樱
|
XML技术
|
孟昭睿
|
刘利钊、姜春艳
|
软件设计模式
|
唐朝辉
|
林江毅、孟昭睿、姜春艳
|
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组
|
ERP沙盘
|
肖蕾
|
钟瑛、林开标
|
软件项目实训
|
钟瑛
|
肖蕾、翁伟、唐朝辉、林江毅、林开标
|
服务工程课程组
|
服务计算与技术
|
刘利钊
|
朱顺痣、尹华一、马樱
|
专业素养与职业规划
|
翁伟
|
肖蕾、钟瑛、谢小竹、林开标、吴芸
|
服务工程与软件服务外包概论
|
谢小竹
|
翁伟、林开标
|
网络工程系
|
网络工程课程群
|
网络基础课程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戴彬
|
陈旭辉、李春光、陈仁、林仙丽、李桂森
|
通信原理
|
刘丽娟
|
|
网络操作系统
|
待定
|
待定
|
应用密码学
|
刘丽娟
|
刘利钊
|
网络管理课程
|
**网络设备路由与交换技术
|
陈荣赏
|
田翠华、戴彬
|
计算机网络管理
|
田翠华
|
戴彬、陈仁
|
TCP/IP协议分析
|
陈仁
|
陈仁、李桂森
|
网络综合布线
|
陈仁
|
|
网络安全课程
|
**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论
|
林仙丽
|
陈旭辉、陈泽红、林开标
|
网络安全协议分析与应用
|
陈仁
|
林仙丽
|
网络攻击与防范
|
陈旭辉
|
陈仁、陈泽红
|
信息安全技术
|
刘利钊
|
刘丽娟、胡建强
|
网络性能分析与测试
|
陈仁
|
陈荣赏、陈泽红
|
网络编程课程
|
XML技术
|
姜春艳
|
林仙丽、曹卫
|
**网络编程
|
余少勇
|
唐朝辉、胡建强
|
ASP.Net技术
|
余少勇
|
戴彬、林开标
|
网页设计
|
周晓丹
|
唐朝辉、谢小竹、陈泽红
|
开放就业课程
|
IT 运维
|
陈旭辉
|
林仙丽
|
云计算
|
胡建强
|
吴克寿、陈旭辉、姜春艳、胡建强
|
网络工程设计与实践
|
戴彬
|
陈荣赏、陈仁
|
空间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
测绘工程专业课程群
|
专业基础
|
测量学
|
何原荣
|
张明华、张爱国、邓健、洪卓众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
张爱国
|
邓健、洪卓众、何原荣
|
测绘新技术
|
资源与环境遥感
|
张明华
|
何原荣
|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
|
邓健
|
洪卓众、张爱国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课程
|
专业基础课
|
遥感导论
|
张明华
|
朱晓铃
|
**GIS原理与技术
|
黄于同
|
袁莹
|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
张爱国
|
邓健
|
空间信息技术导论
|
满旺
|
邬群勇、吴学文、李晖、张爱国
|
GIS软件工程
|
李晖
|
满旺、袁莹
|
地理科学概论
|
黄于同
|
李晖、孙凤琴
|
地图学
|
孙风琴
|
满旺、朱晓铃
|
遥感影像处理与应用
|
朱晓铃
|
吴学文、李晖、花丽忠
|
专业英语
|
孙凤琴
|
袁莹
|
专业课
|
数字城市原理与方法
|
满旺
|
袁莹
|
**空间分析
|
花丽忠
|
满旺、黄于同
|
**GIS开发与应用
|
花丽忠
|
满旺、黄于同、袁莹
|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
袁莹
|
满旺
|
导航与通信原理
|
张爱国
|
邓健、满旺
|
区域与城市规划
|
孙凤琴
|
李晖
|
城市遥感
|
朱晓铃
|
吴学文
|
数字地形分析
|
吴学文
|
满旺
|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
张爱国
|
满旺
|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
|
满旺
|
袁莹
|
专业选修课
|
摄影测量学
|
何原荣
|
张爱国
|
空间信息共享技术
|
邬群勇
|
张爱国 、花丽忠
|
空间信息新技术讲座
|
邬群勇
|
满旺、袁莹、吴学文、李晖
|
虚拟地理环境与仿真
|
吴学文
|
满旺、袁莹、吴学文、李晖
|
空间信息系统集成
|
邓健
|
袁莹、吴学文、李晖
|
数字地球导论
|
孙凤琴
|
袁莹、吴学文、李晖
|
智能交通系统
|
满旺
|
袁莹、吴学文、李晖
|
物流GIS
|
袁莹
|
吴学文
|
**空间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待定
|
待定
|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部
|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群
|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群
|
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
|
郑鹭斌
|
李尔、陈丹波、胡亮、肖蕾、曹卫、卢俊文、严菲、陈泽红、江慧琴、刘丽娟、周晓丹、林瑞金、田翠华、许高攀、周明、余少勇、许明、黄智云、洪锦乐、陈颖悦、隋涛、林韵丰
|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
|
李尔
|
陈丹波、胡亮、肖蕾、曹卫、卢俊文、严菲、陈泽红、江慧琴、刘丽娟、林瑞金、郑鹭斌、田翠华、许高攀、周明、余少勇、许明、黄智云、洪锦乐、陈颖悦、隋涛、林韵丰
|
注:以“**”且粗体标记的课程表示拟先期重点建设课程。
〖来自于〗
〖发布日期〗2013-05-10